杨浦

【阳光“悟”】社会政策在青少年社会工作中的运用——以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上海市地方标准为例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10/18/2021 9:58:32 AM  【打印此页

社会政策是通过国家立法和政府行政干预,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安全,改善社会环境,增进社会福利的一系列政策、行动准则和规定的总其核心是解决市场经济下公民的社会风险未成年人作为弱势群体,其安全和利益经常受到威胁,因此,在2020年10月17日,《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案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该法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上海市也在2020年7月27日发布了《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服务规范上海市地方标准》(简称:《地标》),并于2020年10月1日正式实施。这些政策的出台使得未成年人保护社会工作获得立法的承认这既是过去近20年服务实践取得的成就,又是未来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

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分为总则、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法律责任和附则,共九章132条。此次修订在强化家庭监护责任、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等方面亮点颇多。其中,针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和保护、勤俭节约意识培养、网络保护等作出更加具体明确的规定,进一步压实了监护人、学校、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主体责任。

在司法社会工作方面除了《未成年人保护法》新增的司法保护之外,《地标》也对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服务制定了统一规范,明确了在司法工作中社会工作可参与的部分、提供的服务形式以及参与人员资质要求等。这对于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简称:社工日后开展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起到了助力不仅工的工作有法可依,推动了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更加正规化、合法化。

在日常的实务工作中,社工们时常会发现部分未成年人由于家庭关系或者校园暴力等因素,导致人身安全以及自身利益受到损害,除了生理上面的伤害心理精神方面更是打击重大,最终致使他们走上极端道路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目前这些政策的出台可以很好地从源头上发现这些未成年人的问题,使得社工可以提早介入干预,通过谈话沟通、心理辅导等方式对其进行干预,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有助于规避极端事件发生

在未成年触及法律红线之后,社工可以参与到司法工作全程中,法律许可范围内最大限度保障他们的合法利益,比如:社工担任合适成年人、参与未成年人监狱矫正、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等,这体现司法环节公平、公正

立法保障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使得青少年社会工作迈上新的台阶新的社会政策带动着社会持续高速发展,大环境之下社会工作也能更好地融入学校、看守所、法院等不同领域,这不仅考验着社工的专业技能与知识,而且也在督促着社工们需要不断学习,提供更多专业领域的服务。

   现在国家对于未成年人的立法保护越来越完善,但是真正社会化普及还有待时日,效果也有待观察,不过社工们依然相信在社会政策的大力推动下,青少年社会工作将会迎来崭新的面貌,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加入到社工们的行列中来,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我们一起期待!


责任编辑:钱健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地址:上海市静安区共和新路3088弄
   祥腾广场9号楼203室

电话:86-021-62509098
网址:www.scyc.org.cn

微信公众号:上海市阳光中心

(微信APP扫码关注)


微博公众号:上海市阳光中心

(微博APP扫码关注)

抖音公众号:上海市阳光中心

(抖音APP扫码关注)

在线咨询小程序